1. 安全风险高:易燃易爆场所易引发火灾爆炸
传统长轴液下泵的泵体与电机分离,电机位于液面上方,泵体深入液面下方,轴线过长导致轴承承受较大径向力,易发生偏磨,引发轴承磨损、密封失效。当输送易燃易爆介质(如石脑油、柴油)时,轴承磨损产生的局部高温可能引燃介质挥发油气,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。
2. 密封失效风险:易导致物料泄漏
长轴液下泵通常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,长期运行后易因磨损、老化导致密封失效。在输送有毒、腐蚀性介质(如强酸、强碱、有机溶剂)时,密封失效会直接引发物料泄漏,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安全(如吸入有毒气体、接触腐蚀性液体),同时污染环境。
3. 维护成本高:故障频发且维护难度大
长轴液下泵的长轴结构导致轴承、密封等部件易磨损,需定期停机检查、更换部件(如轴承、密封件),维护频率高、成本大。此外,长轴泵的安装需严格对中,基础要求高,进一步增加了维护难度。
4. 政策强制要求:应急管理部明确淘汰限制
为提升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本质安全水平,应急管理部发布《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(第三批)》,将传统长轴液下泵纳入限制使用目录,明确规定:甲B类、乙类危险化学品场所禁用长轴液下泵,在役设备需在一年内更换完毕。此规定是基于《安全生产法》第三十八条“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、设备”的要求制定。